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首頁>儒學思想>認識儒學>儒家的哲學思想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工夫論

心性論主要說明了人之所以能夠上達、貫通天道的根據所在,工夫論便在說明如何盡心才能夠知性、知天,如何踐仁才能上達天道、天德,此即中庸首章「修道之謂教」之意涵。工夫論不離心性論之超越根據,心性論亦不能離工夫論孤懸地說。就中國哲學重實踐、生命的特點而言,工夫論可以說每一位儒者終其一生在鑽研、實踐的功課。
孔子的工夫論,一言以蔽之就是「踐仁」。如何踐仁呢?孔子說過:「仁者人也,親親為大」。在此,孔子將「仁」與「人」相互規定。「人」之所以叫做人,而不叫禽獸,就在於人內在蘊含有「仁」,這一點點的差異,就是人為萬物之靈,人可以上達天道、天德,與天合一的關鍵。換句話說,人若沒有「仁」,則不成其為人,與禽獸就沒什麼差別了。當然,就更不用說,其必然是無法默契、暗合於天道了。所以「仁者人也」告訴我們,人之所以為「人」,是因為人人內在一個「仁」。更確切的說,「仁」當在「人」的身上體現才真正稱之為「仁」。因為「仁」並不是一個名詞,靜態、抽象的概念而已,其同時也是一個動詞、動態、具體的觀念。所以「仁者人也」也告訴我們「仁」要在「人」這裡實踐、體現出來。
而「人」要表現「仁」最親切、最容易,也是最重要的所在是「親親」。即從親愛我們的親人是最容易,也是最首要踐仁的工夫。所以論語上說:「孝弟也者,其為人之本」。孟子也說:「仁之實,事親是也;義之實,從兄是也;智之實,知斯二者而弗去」。所以孔子所謂的「下學上達」,就是從日常生活的「人道」、「人倫」做為「踐仁」、「盡心」的起點,每日反省自己是否做好孝弟忠信禮義廉恥,是否在視、聽、言、動上做到非禮則避的自我要求,存心養性,存天理,養心寡欲,漸漸擴充、純淨自己的本心,自然慢慢的就能夠「知性、知天」而上達「天道」。所以儒家是一門生活、生命的學問,具體而微,親親而後仁民,仁民而後愛物,由近而遠,由親而疏,達到萬物一體的理想。以大學八條目來說,就是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內聖外王之道。
而先秦孔孟的工夫論發展到宋明理學,部分受到佛老虛無、存有論的影響,可說是兼容並蓄、推陳出新,開啟了新的一頁。簡要的說,有程朱的理學與陸王的心學。即有重視先認識道德之理再來實踐的程伊川、朱子這一脈,以及強調為學當要先契悟道德本心、良知,而此道德本心、良知本身就能開出道德的法則的陸象山、王陽明一脈。
此「理學」與「心學」工夫之不同,也是因為二者對於心性論的看法有所不同之故。程朱理學認為道德本心、本性不能開出道德的理則,「心與理為二」,必須透過格物窮理的首要工夫,待道德之理清楚之後,方能依此理來實踐。所以行孝必先先知道行孝之理,若不知,就必先格孝之理、窮盡何謂孝之理,如此才能真正「盡心」、「知性」、「知天」。而陸王反對這種說法,其認為道德法則本來就內在於道德本心,無須在心外求理。故以尊德性為先,以立其道德本心為先,覺悟本心,進而充盡、推擴其心。心就是性,就是天。心、性、天從外相來看是三件事物,然而盡心自然就知性、知天,心性天當下其實就是合一的。以上是概要地簡述宋明理學與心學的工夫論。細分的話,理學家或心學家之間還是可以再區分的。

撰稿人:謝居憲,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
    網站滿意度調整